反洗錢宣傳 ——
“遠離洗錢犯罪 守護好養老錢”
案例一
低投資高返利的“養老投資”騙局
某轄區居民60歲的秦女士被人拉進一個養老群,群內介紹了一個“智慧養老”投資返利項目,注冊登錄平臺投資1000元每天能賺取25元養老金。
見有利可賺,秦女士隨即注冊并轉賬4500元到該平臺,先期賬戶中每天有所謂的養老返利進賬,卻又設置提現限制條件。一個多月后,秦女士發現養老群解散,平臺已無法登錄,才驚覺被騙,于是報警求助。

案例二
虛假保健品詐騙案
2016年3月,犯罪嫌疑人陳某、李某鵬等14人組成詐騙團伙,在常德市鼎城區、長沙市天心區、邵陽市雙清區等多地冒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老年疾病調研中心和醫學院的實習生,以幫老人免費量血壓、免費體檢為由, 吸引老人到預定的會場參加活動?,F場安排“專人”對入場的老年人“暖心照顧”,提供“一對一”的服務。團伙成員冒充北京、上海的“專家”、“教授”進行問診,并故意夸大老人的病情和其團伙保健品(韓國松針)的療效,宣稱該產品可以治療老人的各類疾病。在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語和物質引誘下,參會的老年人們紛紛掏出了自己的“養老錢包”。經查,陳某等人共詐騙譚某秀等32名老人共計82萬余元。

案例三
養生排毒騙局
某養生會所以洗腳排毒為幌子,利用電解鹽水化學反應后變黑稱老人洗腳排出毒素,同時忽悠老年人購買所謂的排毒口服液,按照老人的說法他所購買的這種排毒口服液在喝后就能將毒素排出體外,其價格為上萬元一支,三支一療程,足療排毒1萬元8次。該養生所就一直用這種方法打著洗腳排毒的幌子,詐騙了數十位老年人近百萬錢財。

案例四
冒充公檢法騙局
78歲的張爺爺,在接聽了一個詐騙電話后,收到了“紅頭文件”稱要被逮捕,須繳納60萬保障金自證清白,于是被人忽悠著將自家房屋以低價賣給了一家公司。后來,自稱是買主的人拿著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趕緊搬走。據悉,老人價值210萬的房子只賣了160萬,而老人一直以為是抵押房產沒想到變成了賤賣房產,并且這一切都沒有對家人提及。



廣元市貴商村鎮銀行 版權所有 蜀ICP備12006498號-1

川公網安備51080202000091號